线粒体是细胞内的细胞器,存在于几乎所有人的细胞中。我们常会听到,线粒体是人体的“能量工厂”,或者说是“细胞的发电站”。这些拥有双层薄膜的结构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地方,在过程当中糖和氧被用于生产腺苷三磷酸(ATP),也就是我们细胞使用的“能量货币”。精子也含有大量线粒体,产生能量来支持长距离游泳以寻找卵子,肌肉细胞需要线粒体产生的ATP来收缩并引起运动,神经元利用线粒体产生的能量来发送电和化学信号,但其实线粒体的功能并不单单是为细胞提供能量。
细胞自噬
我们的细胞有时会进行称为细胞凋亡(apoptosis)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细胞的自噬,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细胞变老或破裂,它们会被清除和破坏。线粒体帮助决定哪些细胞被破坏。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 C,激活半胱天冬酶,这是参与细胞凋亡过程中破坏细胞的主要酶之一。因为某些疾病,如癌症,涉及正常细胞凋亡的破坏,线粒体被认为在疾病中起作用。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一些细胞必须死亡才能形成我们现在拥有的身体结构,例如如果我们的手指和脚趾之间的细胞不发生凋亡,那么我们的手和脚就会像青蛙的掌一样有蹼。由于凋亡也是我们身体消除潜在癌细胞的一种方法,故不正常的凋亡可导致癌症。细胞凋亡的其中一种途径涉及线粒体。线粒体含有一种叫做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的蛋白质,当被释放到细胞质时,它将与其他蛋白质结合形成凋亡小体(apoptosome)并促进细胞凋亡。简而言之,线粒体不仅是发电厂,而且亦是自杀式炸弹。
储存钙
钙对许多细胞过程至关重要。例如,将钙释放回细胞可以启动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或内分泌细胞释放激素。钙也是肌肉功能、受精和血液凝固所必需的。因为钙非常重要,细胞对其进行严格调节。线粒体通过快速吸收钙离子并保持它们直到需要它们时发挥作用。
钙在细胞中的其他作用包括调节细胞代谢、激素合成和
产热
当我们寒冷时,我们会颤抖以取暖。但身体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产生热量,其中之一是使用一种叫做棕色脂肪的组织。线粒体可以产生热量。这被称为非颤抖产热。当我们更容易感冒时,婴儿的棕色脂肪含量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棕色脂肪含量会慢慢降低。
线粒体DNA
与细胞核内的DNA不同,线粒体DNA是母系遗传的。在受精过程中,来自精子的线粒体会被移除,因此没有人能遗传父亲的线粒体DNA。线粒体DNA包含了线粒体中氧化磷酸化过程必不可少的基因。由于线粒体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因此线粒体DNA的突变可以导致一些与肌肉和大脑等能量需求较高的组织相关的病症。
虽然我们的大部分 DNA 都保存在每个细胞的细胞核中,但线粒体有自己的一套 DNA。有趣的是,线粒体 DNA (mtDNA) 更类似于细菌 DNA。mtDNA 包含以下指令
例如,线粒体DNA 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可能起源于最近的非洲,大约在 20 万年前,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被称为
线粒体与衰老
线粒体自由基衰老理论在过去十年左右变得流行起来。该理论认为活性氧(ROS)是在线粒体中产生的,作为能量产生的副产品。这些高电荷粒子会破坏 DNA、脂肪和蛋白质。由于ROS引起的损伤,线粒体的功能部分受到损伤。当线粒体功能不再那么好时,会产生更多的活性氧,进一步恶化损伤。尽管已经发现了线粒体活性与衰老之间的相关性,但并非所有科学家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它们在衰老过程中的确切作用仍然未知。
线粒体病
线粒体内的 DNA 比基因组的其他部分更容易受到损伤,这是因为在 ATP 合成过程中会产生可对 DNA 造成损害的自由基。大多数线粒体疾病是由于细胞核 DNA 的突变,影响了最终进入线粒体的产物。这些突变可以是遗传的,也可以是自发的。当线粒体停止运作时,它们所在的细胞就会缺乏能量。因此,根据细胞的类型,症状可能会有很大差异。一般需要较多能量的细胞,例如心肌细胞和神经,受到线粒体缺陷的影响最大。
线粒体疾病可能会影响大脑、神经(包括胃和肠的神经)、肌肉、肾脏、心脏、肝脏、眼睛、耳朵或胰腺的细胞。在一些患者中,只有一个器官受到影响,而在其他患者中,所有器官都受到影响。根据线粒体疾病的严重程度,这种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以从轻微到致命。
根据身体的哪些细胞受到影响,症状可能包括:
增长不佳
肌肉协调性丧失,肌肉无力
视觉和/或听觉问题
发育迟缓、学习障碍
智力低下
心脏、肝脏或肾脏疾病
胃肠道疾病,严重便秘
呼吸系统疾病
糖尿病
感染风险增加
神经系统问题,癫痫发作
甲状腺功能障碍
痴呆症(以精神错乱、迷失方向和记忆力减退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对于许多患者来说,线粒体疾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在家族中存在(遗传)。不确定百分比的患者因其他因素(包括线粒体毒素)而出现症状。重要的是确定存在哪种类型的线粒体疾病遗传,以预测未来儿童复发的风险。
参考资料:
[1] Martin WF, Mentel M. The Origin of Mitochondria. Nat Educ. 2010;3(9):58.
[2] Chial H, Craig J. mtDNA and Mitochondrial Diseases. Nat Educ. 2008;1(1):217.
[3] Cann RL, Stoneking M, Wilson AC. Mitochondrial DNA and human evolution. Nature. 1987;325:31-36.
[4] Takahata N. Allelic Genealogy and Human Evolution. Mol Biol Evol. 1993;10(1):2-2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