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因为本人最近在运动时动作过大损伤到了足底筋膜,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疾病,称为“足底筋膜炎”,成年人多少都遇到过足跟痛的问题。正好平时也有朋友咨询过这个问题,今天就来聊聊足底筋膜炎。
什么是足底筋膜炎?
首先,足底筋膜是连接脚跟与脚趾的一层厚实筋膜组织,可以支撑足弓。这就好比是一个避震器,可以吸收我们体重以及脚部动作带给足底的冲击力道,但如果承受压力过大则会造成拉伤,反覆的受伤会让这层筋膜有多处的小型撕裂伤,受伤后足底筋膜会发炎、肿胀、变得脆弱,患者于站或走路时就会感到疼痛。足底筋膜炎可以两脚同时发作,也不可能只有单脚。
足底筋膜炎通常会引起刺痛感,通常发生在早晨下床走路时。起身活动时,疼痛会减少,但在长时间站立或坐着站起来后,疼痛可能会再次出现。
哪些人更容易发生足底筋膜炎
跑步、肥胖、扁平足、高足弓、高跟鞋
不规则的步态,导致步行时脚底的重量分布不均(称为内旋);
体重过大导致足底筋膜承受太大压力;
运动习惯(步行,奔跑,跳跃)使脚跟承受冲击和压力,而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需要长时间站立或反复举起重物的工作性质;
先天体型异常,如扁平足、高弓足或X型、O型腿;
穿不合适的鞋,比如硬底鞋、平底鞋、高跟鞋;
正常的身体老化可能导致韧带弹性下降
这些压力会导致导致轻度至严重的足跟痛,出现钝痛,酸痛,剧烈疼痛,脚跟发烫的感觉或脚跟部位皮肤发红。脚后跟还可能形成骨刺,刺痛柔软的脂肪组织,每次踩下时脚后跟都会感到疼痛,从而引起慢性疼痛。
吃药不是首选,改变习惯更重要
一般足跟痛,有8成以上概率是足底筋膜炎,不过如果疼痛严重,必要时安排X光检查、软组织超声扫描或核磁共振(MRI),来确认伤病严重程度或其他可能原因,例如应力性骨折等问题。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一般会采取口服消炎止痛药或局部注射可的松等类固醇药物治疗,并搭配按摩、热疗、电疗、牵引等物理治疗。临床上也会采用局部注射葡萄糖溶液、PRP等增生疗法,或震波疗法等。如果保守治疗均无反应,可考虑手术治疗,释放足底筋膜。
不过,有一部分患者服用消炎药后效果并不明显,或者经过上述治疗,一段时间后又会反复。近年也有研究指出,足底筋膜炎可能是肌肉退化引起,而不是炎症,那么这就和个人的运动习惯有很大关系。
1、让脚休息是第一步
体重过重的话要先减重;
减少在硬地跑步或走路的时间;
选择对脚底冲击力道比较小的运动,像是单车、游泳、椭圆机等。
2、换一双合适的鞋子
选择能支撑足弓及足底的鞋子,或在鞋内加层由橡胶或塑胶做的软垫;
换掉硬底、平底、高跟鞋,改穿软底、带点跟的鞋子。
3、强化臀部和小腿肌肉
足底痛患者一般会从网上或亲友中得到信息,做小腿拉筋以减轻痛楚,但往往忽略了训练肌肉的重要。近年研究指出,一直都不能治愈的足底痛,主要原因是由于臀部及小腿肌肉力量不足,导致步姿不佳,间接令足底筋膜承受更大压力。
小腿肌肉拉伸
4、放松脚底筋膜
准备一个筋膜球或网球放在痛点附近,慢慢将球滚到痛点,维持2分钟。筋膜球在足底筋膜时,慢慢将脚趾向上及向下屈曲;动作有助完全放松深、浅层筋膜。
利用毛巾伸展脚底是拉伸足底筋膜并放松的好方法,将毛巾绕过脚底,双手各抓住毛巾两边尾端,保持腿不弯、膝盖打直的状况,施加手部力量,将毛巾及脚底板向身体方向拉,维持30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