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健康体检的普及以及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胆囊结石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人群也逐渐年轻化。原先胆囊结石的普遍做法是切除胆囊,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尤其是无症状患者,第一反应总是会问能否保住胆囊的问题?
胆结石形成与胆汁成分有关
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下胆囊的功能。胆囊是一个消化系统的重要的器官,胆囊能够存储肝脏分泌的胆汁,然后经加工浓缩形成胆囊胆汁。进食后往往会引起胆囊收缩,排泄到十二指肠,帮助参与脂肪的消化。胆囊也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之一,可以分泌一种免疫球蛋白保护肠道粘膜免受次级胆酸侵犯。
胆结石形成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胆汁成分改变,特别是胆盐和胆固醇的含量应保持一定比例,如果比例失衡,例如因肥胖或饮食中油脂过多,致使胆固醇合成太多,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就会沉淀,形成胆结石。
容易形成胆结石的原因,包括体质、有遗传家族史倾向、怀孕、经常节食快速减肥,或习惯久坐不动等生活型态、喜欢吃大量含脂肪和糖份的饮食,都会干扰胆汁浓度平衡。另外,胆道感染形成胆沙淤积也会造成胆结石。
得了胆结石怎么办,吃药?食疗?碎石?
右上腹绞痛是胆结石典型症状,通常是在胆囊收缩挤压结石或者结石卡住胆管出口时候。如果没有症状,一般是不需要治疗的。有些患者特别年轻人,胆囊结石平时并没有特别的症状,再仔细询问病史后,基本是一些上腹部轻度不适,偶尔有一次到两次的上腹部绞痛,但是会比较快的时候症状消失。这种情况我们建议给与大家可以口服诸如胆宁片之类的药物,再结合大家注意避免油腻食物,一般这样的单纯胆囊结石可以控制发作。
另外很多人会迷信社会上一些食疗偏方,喝苹果汁或者醋食疗“化石”,但事实上并没有任何食疗可以排出胆囊结石。因为胆囊管为螺旋状,胆囊内的结石不能通过食疗排出在粪便中,通常排出的可能是胃肠道的粪石或者吃进的食物发生的“皂化反应“,而非胆结石。
我们临床上开具的“化石药”,也只能增加肝脏血流、促进脂肪的吸收,减少胆汁中胆固醇结晶的沉淀。在部分情形也许可以预防形成胆固醇结石,但停药半年后往往会出现复发。另外患者多为混合性结石,如果结石已在,“化石”功效甚微。
肾结石可以体外震波碎石,为什么胆结石无法碎石?并且开刀一定要把整个胆囊都拿掉呢?这是很多患者常问的问题。这是因为肾脏是实心的器官,所以体外震波可以碎石,而胆囊本身胆囊壁很薄,而且是空心的,体外震波不仅没办法把石头震碎,甚至可能导致胆囊破裂而引起腹膜发炎的危险。
所以,如果胆结石出现了症状又频繁发作的话,以上这些方法都不可取,我们就要考虑给予大家手术治疗了。
手术治疗如何选择?是否可以保胆取石呢?
前面我们说到,胆结石形成是胆汁成分发生变化引起的,所以传统观点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胆结石病患及急性胆囊炎的标准治疗方式。尤其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坏死或穿孔等严重后遗症时,就如同阑尾炎一般,不把发炎的胆囊切除,是会有生命危险的。 那么如果抛开这类极端情况,保胆是否可行呢?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现在我们会在根据规范治疗原则的前提下,结合每一个病人的自身特点和不同的年龄段,所以我们会在部分的病人中选择保胆手术。此治疗的技术路线,通过微创腹腔镜技术,在胆囊底部切开一个口子,取出胆囊结石,然后给予精细缝合。治疗的核心目的是去除胆囊内结石,同时保留胆囊,使得胆囊仍然能够起到原有的功能。
这一手术理念的提出和推广的确吸引了广大患者,但是正如我们一直提倡,任何治疗方式一定要对应每一个不同患者,争取做到个性化,从而最求让不同患者通过合理的外科治疗方式得到比较好的效果,通俗来讲,就是要通过手术获得最佳收益,而不是为手术而手术。
那么哪些人能够选择保胆手术?
首先我们要尽量评估出胆囊功能是否正常。我们可以使用超声检查胆囊收缩功能,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胆囊粘膜的光滑程度,胆囊大小,胆汁的透亮程度。另外我们临床医师需要仔细询问病情,特别是胆囊发作的频次,发作的程度。
另外,手术对象的选择我们建议尽量考虑年轻人首选。因为到现在还不能完全避免保胆手术后胆囊结石复发,所以如果中老年患者我们尽量不要采用保胆手术,一则年轻人如果第二次复发手术也能够有良好的耐受,老年患者胆囊结石胆囊炎有一定的恶变比例。
通过以上的讲解,广大的读者应该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如果大家需要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欢迎大家与我交流或到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与咨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