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了解到鱼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但是对于怀孕期间是否吃鱼还是一个比较疑惑的问题。由于担心食物中毒,许多孕妇避免食用贝类和其他海鲜,但鱼似乎确实是婴儿的大脑食品。
吃鱼可能会提升儿童语言能力
健康专家建议每天少于400克的食物-几乎可以覆盖几乎所有鱼类的大部分常规食物-研究了将近2,250名妇女及其子女。来自挪威公共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怀孕监测了妇女的饮食,并进行了有关五岁以下儿童发育的研究。他们发现,那些母亲经常食用鱼类的孩子,一岁和五岁时的语言和交流技巧水平最高。
专业杂志《环境国际》(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的研究表明,鱼类中omega-3的含量有助于这些功能在子宫中发挥作用。多数鱼类是有益的,但可能含有较高汞污染水平的鱼类除外,例如金枪鱼和梭子鱼。该研究报告说:“五年前低水平的产前汞的摄入,与语言和沟通技巧正相关。“但是,相匹配的同级分析表明,如果有过量的汞摄入与儿童语言技能之间存在不利的联系。”
现在,南加州大学(USC)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母亲在怀孕期间每周吃鱼1-3次的孩子比母亲很少吃鱼的孩子,尽管有摄入一些汞的可能性,但是更可能具有更好的新陈代谢特征(每周少于一次)。鱼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来源,不应避免食用。但是孕妇应该坚持按照建议每周吃一到三次鱼,不要吃得太多,因为鱼可能会被汞和其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预防医学副教授,高级研究员Leda Chatzi博士认为。
鱼是omega-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对发育中的胎儿很重要。但是,某些类型的鱼,例如箭鱼,鲨鱼和鲭鱼,可能含有高含量的汞-一种强效毒素,可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在土壤,空气,水和植物中也发现汞污染。研究人员观察了来自五个欧洲国家的805对母子,他们参加了一项名为HELIX研究的合作研究项目,该项目从怀孕开始就跟踪妇女及其子女。在怀孕期间,向妇女询问每周的鱼类消费量,并进行汞暴露测试。当孩子从6岁到12岁时,他们接受了各种体格检查的临床检查,包括腰围,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酸酯水平和胰岛素水平。将这些措施结合起来以计算代谢综合症评分。
吃太多鱼会适得其反
每周吃一到三遍鱼的妇女的孩子的代谢综合症评分低于每周吃不到一遍鱼的妇女的孩子。但是,如果妇女每周吃三次以上的鱼,好处就会下降。
研究的作者之一,南加州大学博士后学者尼科斯·斯特拉塔基斯(Nikos Stratakis)博士说:“鱼可能是暴露于某些化学污染物的常见途径,这些化学污染物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当女性每周吃鱼超过三次时,污染物的摄入可能会抵消摄入量较低时鱼类食用的有益影响。”
研究发现,妇女血液中汞含量较高与孩子的代谢综合症评分较高有关。该研究还研究了母亲食用鱼类对孩子的细胞因子和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这些生物标记物与炎症有关,炎症是代谢综合症的诱因。与低摄入量的鱼相比,怀孕期间适度和大量食用鱼与儿童促炎细胞因子和脂肪因子水平降低有关。
这是第一项人类研究,表明这些炎症生物标志物的减少可能是解释为什么母鱼食用与改善儿童代谢健康有关的潜在机制。接下来,研究人员计划研究食用具有不同养分和汞含量的不同类型鱼类的影响,并跟踪这些儿童直到14-15岁。
最后要说的是,选择海鲜时适用的相关规则是,寿命较短,食物链较低的小型海洋生物甲基汞含量最低,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s)指数较高。另一方面,较大的海鲜 由于寿命更长,并且它们在食物链上的沉降量更高,因此甲基汞的含量往往较高。美国饮食指南咨询委员会与FDA和EPA达成共识,建议孕妇避免食用这些较大的鱼类,例如箭鱼,瓦瓦鱼,鲨鱼和鲭鱼,因为它们的甲基汞含量很高。
1.Stratakis, N., et al. (2020) Association of Fish Consumption and Mercury Exposure During Pregnancy With Metabolic Health and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in Children. JAMA Network Open. doi.org/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1007.
2.Choi AL, Cordier S, Weihe P, Grandjean G. Negative Confound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Toxicity: The Case of Methylmercury in Fish and Seafood. Crit Rev Roxicol. 2008; 38: 877-893. doi:10.1080/10408440802273164.
3.Koletzko B, Cetin I, Thomas Brenna J. Dietary fat intakes for pregnant and lactating women. Br J Nutr 2007;98:873–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