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组织表面黏膜发生肿胀,若伴随鼻涕、鼻水等分泌物大量增加,非常容易阻塞住鼻腔。坐立时,这些分泌物会向前外流出成鼻水,而平躺时则向后下倒流至咽喉处,甚至刺激喉咙而咳嗽,所以鼻塞往往会伴随耳鼻喉疾病的产生。
特别注意是新生婴儿有很多不同于大孩子和成人的生理特点,他们呼吸系统中的"鼻腔"还没发育完全,新生儿的鼻腔短小、鼻道比较窄,几乎没有下鼻道;而鼻腔黏膜又有很多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在受到外界刺激后,鼻黏膜容易充血肿胀,让狭小的鼻腔又变得更窄了,这样会宝宝呼吸的很不顺利!而且新生婴儿还不太会主动张嘴呼吸,只要鼻道一变窄,就会导致呼吸困难。特别在吃奶的时候,鼻腔和口腔同时堵住,这个情况会更加明显。
常见病因
鼻塞的成因大致分成4个主要因素:
感染:常见感冒等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显著症状,身体会释放组织胺,导致血液流向鼻子,造成鼻部组织肿胀,因而导致呼吸量减少,因而鼻塞。如果鼻涕由透明转成黄、绿色,要注意是否有细菌感染的可能。细菌感染有可能会导致急性鼻窦炎,也会造成比较严重的鼻塞现象。
鼻子结构异常:鼻子或鼻中隔畸形儿导致阻塞,也可能事是天生的,也有可能是后天受伤造成的。另外儿童的腺样体有时也会有肥大的现象,因而产生鼻塞的现象。
过敏:过敏是身体对于外界的异物产生的免疫反应,身体产生发炎现象,与感冒类似,身体分泌出组织胺,造成鼻部组织肿胀,因而导致鼻塞。常见于过敏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导致鼻子血管扩张,导致鼻塞。
相关症状
患者会因长期鼻塞的一些症状所困扰,例如:嘴巴呼吸、鼻水倒流而导致清晨起来后喉咙痛、喉咙卡痰、咳嗽、常常感冒等,影响到耳咽管会导致耳闷塞感,严重一些的病患还可能会引起鼻窦炎。患者常会认为是老毛病而不以为异,其实鼻塞是可经药物及手术彻底改善的。有些患者会抱怨在躺下时,容易有两侧鼻孔交替鼻塞的现象。其实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只要没有什么不适,可以不用在意。伴有耳鼻喉的其他症状时,就应该就医治疗。婴幼儿的鼻道因为较小,很容易被鼻黏膜肿胀和渗出液造成阻塞。婴儿用口呼吸也会感到困难,所以鼻塞很容易影响呼吸、食欲和睡眠。
疾病发生部位
鼻腔。
如何诊断
鼻塞是一个显著症状,患者多半能自觉。婴儿可能要特别注意是否呼吸有呼噜呼噜的声产生。若鼻塞持续1~2周,建议应就医。
如何治疗
治疗之前,最好先给医师检查造成鼻塞的成因,方能对症下药。一般常见的鼻塞,多半以简单抗组织胺等药物症状治疗,稍微追踪即可痊愈。
过敏性疾病导致的慢性鼻塞,医师可能会使用口服抗组织胺加黏膜血管收缩剂药物,服用1~2周即可帮助鼻腔黏膜消肿、缓解鼻塞,并搭配每天喷1~2次的类固醇鼻喷剂,持续喷半年,需注意远离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就可以控制住过敏性鼻炎。
至于鼻子结构异常,或是鼻窦炎所导致的下鼻甲肥厚、鼻息肉,当药物治疗不佳,才有可能以手术进行治疗。
预防保健
避免上呼吸道的感染。
日常保养
轻擤鼻涕,将鼻中黏液清出,但动作要轻柔,不可过度用力,美国研究机构建议一次捏住一个鼻孔擤鼻。
以蒸气疏通鼻塞;淋浴或打开莲蓬头,坐在浴室里,呼吸湿润的温水蒸汽约10分钟;或是呼吸装满沸水的热水瓶/壶散发的蒸气,切记勿靠瓶口太近,以免烫伤。
补充大量水分,帮助稀释痰液。
对鼻腔喷生理食盐水或盐水(以1/8茶匙的盐与240cc的水泡制)。
使用局部鼻黏膜收缩剂,最多不要超过3~4天。太常使用局部鼻黏膜收缩剂可能会造成药物性鼻炎。愈用愈没效,愈用愈多才能保持鼻子畅通。可能是因为血管失去弹性,或是鼻黏膜感知能力变差,喷再多都不觉得有改善,而且长期使用可能刺激鼻黏膜,造成慢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导致鼻塞的患者,平时除使用类固醇鼻喷剂之外,也应注意远离花粉、尘螨等过敏原。
若平时有一点鼻塞,可以吸天然薄荷条清凉的味道以「骗过大脑」。虽然客观研究上的「吸气量」并未增加,但病人主观上却会感觉闻了薄荷味后,鼻子变得比较通畅。
适度的按摩鼻窦的周遭穴位,可缓解鼻塞的症状。
易感人群
婴幼儿。
并发症
很多疾病都会有鼻塞的症状,需注意在不同的疾病中是否有并发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